生命科学学院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揭牌及劳动实践活动

发布者:吕方舟发布时间:2024-11-15浏览次数:10

2024年11月14日,生命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部分学生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江汉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基地开展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劳动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了挖红薯,种蘑菇两个环节,旨在深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强化学生干部队伍的劳动观念和实践能力。

生命科学学院在蔡甸桥头咀进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揭牌,并开展劳动实践教育活动。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配才老师的理论讲解和基地管理人员的实践指导下,同学们深入田间,亲手挖掘红薯,体验农耕文化。

只见同学们用力地挥舞着锄头,小心翼翼地挖掘,以免损伤红薯。每挖出一个红薯,大家都能感受到土地的馈赠和劳动的成果。“这每一个硕大的红薯,都是由农民伯伯辛劳的汗水滋养而成的”,刘豪同学说道。

   在劳动过程中,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红薯的种植技术,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红薯品种、育苗、土壤准备和种植时间等关键步骤;园艺专业的帅玉洁学姐则详细解释了红薯作为块根作物的特点——红薯的块根是由营养繁殖的植株不定根或实生苗侧根膨大形成的,完全由根构成,不含下胚轴和茎的部分。红薯块根外形较不规则,一般在栽插后20~30天,其中有些不定根开始膨大形成块根。

   尽管农耕的辛劳让同学们汗如雨下,但是提着沉甸甸的红薯,同学们脸上还是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在种植蘑菇的环节,同学们同样得到了老师的专业科普。“蘑菇的繁殖主要靠孢子。孢子极其微小,数量众多。成熟的孢子从菌褶释放,随风等媒介飘散,遇到适宜的环境,如温度、湿度合适,且有充足的营养物质,就会萌发出菌丝。菌丝不断生长、分支,最后形成子实体,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蘑菇”,同学们边操作老师边说道。老师还强调了蘑菇生长对环境条件的严格要求,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并指导同学们如何配制合适的培养基,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管理和采收。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身体力行的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同学们通过亲身实践,体会到了科学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劳动的意义!

   生科学子将继续脚踏实地,躬耕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为推动我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