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劳动情怀、锤炼实践本领,2025年4月27日上午,生命科学学院180名学生分两批次奔赴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蔡甸区螺丝岗村,开启沉浸式劳动之旅,于广袤田野间奏响劳动乐章。辅导员谭英老师带领学生参加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导师为大家展示并详细介绍锄头、镰刀、犁耙等传统农具,并指导学生亲手触摸、尝试操作。随后移步汉菜与包菜种植区,老师蹲下身介绍到“汉菜、包菜喜湿润松软土壤,垄沟积水易致烂根,杂草丛生会阻塞水流,需细心除草松土,让菜叶更加翠嫩欲滴。”学生们或俯身细听,或围拢发问,求知欲在田间蔓延。
学生们手持锄头,穿梭于玉米、汉菜、包菜与瓜地垄沟间。起初,他们动作生疏,锄头落下,或深或浅、或偏或歪。但在老师手把手指导下,逐渐熟练,锄头在土地间划出优美的弧线。在协作劳动的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与不易,也感受到劳动带来的快乐与喜悦,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收获的不仅是技能的提升,更是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以及那份亲身耕耘后的充实与满足。
此次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们在土地耕耘中,读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的分量。接下来,学院将持续深挖劳动教育潜能,拓宽劳动教育形式,推动专业教育与劳动实践深度融合,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锤炼品格、收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