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工程、社会实践|学院“长江守护者团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共绘汉江生态新画卷

时间:2025-08-27浏览:19

转 学习强国武汉学习平台2025-08-16


夏日的汉江孤山库区碧波荡漾,鱼群穿梭。这个暑假,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守护者团队”的学子们深入汉江沿岸,开展了一场生动的生态保护实践。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团队依托学院“一年级工程”实践育人平台,联合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十堰市郧西县汉江孤山库区展开了一系列专业实践。从水生态调查到鱼类增殖放流,从鱼道监测到倾听渔政故事,学子们将课堂知识转化为守护碧水的实际行动,为汉江生态保护注入了青春活力。

聚焦生态枢纽 践行绿色使命

汉江孤山航电枢纽是汉江干流综合规划的重要梯级,集防洪、发电、通航等功能于一体,更是“长江大保护”战略的关键节点。实践伊始,团队成员通过卫星地图追溯汉江流域脉络,深入学习《长江保护法》,深刻认识到生态保护的责任与使命。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专业所学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用实际行动守护这一江碧水。

发挥专业优势 感受生态温度

为全面评估枢纽运行对水生态的影响,团队开展了浮游动植物采样、环境DNA技术应用以及水质监测等三项核心调查。这些实践不仅检验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更深化了他们对生态系统的科学认知。团队在鱼道入口、中段和出口布设采样点,通过连续监测分析鱼类洄游习性与水流的关系。这一实践让学生们深刻体会到,生态保护不仅需要科技支撑,更需要智慧与耐心。在增殖放流现场,同学们跟随渔政人员学习放流技巧,并将实施了人工标记的土著鱼类投放至库区。这些“身份编码”将帮助追踪鱼群生长轨迹,评估放流成效。从课堂知识到亲手实践,学子们真切感受到了生态保护的“温度”与意义。

聆听渔政故事 筑牢责任担当

 “十年禁渔是转折点。”郧西县渔政护渔员张师傅的讲述让同学们深受触动。他回忆,曾经的汉江因过度捕捞几近枯竭,如今在生态政策的保护下,江中重现鱼群游弋的生机。郧阳区渔政王站长动情地说:“守护这江水,是给子孙留‘家底’。”这些鲜活的故事让学子们更加坚定了投身生态保护的信念。

从课堂到江滩,从理论到实践,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子们以专业行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们用科学数据描绘生态健康图谱,用青春热情守护汉江碧水,共同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未来,他们将继续肩负起新时代青年的生态使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撰稿人:吕方舟   审核人:王配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