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垃圾桶不知道该如何投放?想为垃圾分类贡献力量却找不到方向?” 近日,生命科学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聚焦垃圾分类痛点,开展 “垃圾分类‘青’力行,环保理念入人心” 主题宣讲活动,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拆解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大家践行绿色环保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生科院青协志愿者们摒弃复杂的理论说教,转而以生活中常见的垃圾为例,手把手教大家区分 “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四大类。针对可回收物,志愿者详细讲解了旧衣物、塑料瓶、废纸等物品的正确收集与投放方法,让大家明白 “变废为宝” 的具体路径;对于厨余垃圾,志愿者特别强调要区分剩菜剩饭与纸巾、塑料袋等杂物,避免因混投影响后续处理;在有害垃圾环节,志愿者通过展示电池、过期药品、废油漆桶等物品,直观地介绍了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以及专门的处理渠道;而对于容易混淆的其他垃圾,志愿者则总结出 “一看材质、二辨用途” 的实用判断技巧,帮助大家告别投放时的犹豫与困惑。
除了传授分类技巧,志愿者们还重点分享了垃圾分类的落地行动方向。从家庭中设置 “四分法” 垃圾桶,到出门时随身携带分类垃圾袋,再到主动带动家人、邻里和同学共同参与,志愿者们用具体可行的建议,让大家意识到:垃圾分类并非 “麻烦事”,而是触手可及、随手可为的环保实践。
“以前总觉得环保是很远大的口号,今天才发现,正确投放一次垃圾就是在践行环保。” 参与活动的同学感慨道。此次宣讲活动不仅帮助师生们熟练掌握了 “四分法”,明晰了各类生活垃圾的处理去向与辨别方法,更激发了大家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下一步,青年志愿者协会还将持续开展各类环保主题活动,通过更多接地气、有实效的形式,推动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带动更多人加入环保行列,共同为建设绿色校园、守护美好家园贡献青春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