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红色足迹悟初心,承奋斗精神向未来 ——生命科学学院组织青年学子赴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实践学习

发布者:万星宇发布时间:2025-10-31浏览次数:10

  

   20251030日,生命科学学院组织来自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音乐学院70余名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前往武汉革命博物馆,开展红色实践学习活动。同学们通过沉浸式参观中国共产党五大会址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等场馆,回溯革命历史,汲取信仰力量,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武汉革命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下辖多处革命旧址与场馆,此次成为江汉大学学子感悟红色文化的重要课堂。当天,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子们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开启了一场意义深刻的红色研学之旅。

    在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学员们循着历史脉络重温了大革命时期的艰难探索。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陷入严重危机,中共中央在此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之所以选定汉口黄陂会馆,与湖北党的主要负责人蔡以忱的提案直接相关:多数代表居住于汉口,在此开会可避免跨江往返的不便与风险,且会馆具备“安全、便捷、适用”的隐蔽条件,成为特殊历史环境下的最优选择……讲解员对会议在国共合作破裂边缘探索革命道路的细致解读,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先辈们对信仰的坚守和担当。

    随后,学子们走进武昌都府堤41号毛泽东同志旧居。这座具有江南民居风格的建筑,曾是 1927年毛泽东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时的居所,也是他与妻子杨开慧及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团聚的地方,更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诞生地。馆内一盏锈迹斑斑的煤油灯,无声诉说着伟人深夜伏案探索革命道路的艰辛。讲解员介绍,毛泽东为革命先后失去杨开慧、毛泽民、毛岸英等6位亲人,抗美援朝时期还毅然送长子毛岸英赴朝参战,这让同学们对“舍小家为大家”的伟人情怀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

    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砥柱中原——湖北抗战文物主题联展” 现场,1938年武汉会战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作为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战役,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企图,推动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展柜中,泛黄的战地书信、锈迹斑斑的武器装备,还原了革命青年奔赴前线、浴血奋战的场景,也展现了国共两党团结合作、青年学子投身烽火的壮举。


   “以前在课本里学习建党历史,总觉得有些遥远,但这次走进革命旧址,看到煤油灯、战地书信这些实物,才真正读懂伟大建党精神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先辈们用生命践行的信仰。”此次参观学习让学子们在触摸历史的过程中感悟建党精神,后续学院将持续活用红色教育资源,真正推动青年学子把爱国情怀转化为专业报国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