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反馈,深化教学改革
——《生物检测与分析》课程教学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生物检测与分析》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近日,生物技术系召开了《生物检测与分析》课程教学研讨会。会议由生物鉴定教研室主任朱召禄主持,学院教学副院长李佳楠教授、教办吴春红主任、系主任潘磊教授、系副主任夏明副教授、系副主任杨婷副教授、校督导王晓明教授、院督导韩雪副教授,及相关课程和教研室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会是在期中教学检查背景下,为深入分析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反馈开展的。为全面掌握教学成效,课程负责人李甜甜副教授在前期设计并发放了学生问卷调查,系统收集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与建议。
会上,李甜甜老师首先通过PPT对课程整体情况、教学实施进展及学生反馈进行详细汇报与分析。针对学生提出的意见,她从“突出课程应用性”“优化课堂氛围”“强化教学内容与实践融合”三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思路,如通过案例导入、实验拓展、跨学科知识结合等方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与实用性。随后,课程团队教师肖紫兰、蔡鹭等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补充发言,提出了多样化教学方式与课堂互动策略的建议。
在教师讨论环节,各位老师充分肯定了该课程的教学价值,指出《生物检测与分析》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善于通过问题导向或案例引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夏明副教授提出,可采用案例教学与设问互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课堂参与度与学生思维训练。潘磊教授则从课程建设的长远发展角度出发,建议课程内容可与知识图谱建设相结合,同时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实现科研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韩雪副教授从课程体系整体协调的角度提出建议,认为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部分重叠,建议开展同质课程联合研讨,进一步明确教学边界,避免重复授课。李佳楠教授则强调教材建设的重要性,建议课程团队教师将科研成果与行业案例相结合,编写具有鲜明专业特色和应用导向的教材,进一步凸显课程的学科优势与应用价值。
最后,校督导王晓明教授从教师成长与教学质量提升的角度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以“如何从青年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为主题,与参会教师分享了教学经验与思考,围绕教学基本功、课程内容组织、教学能力提升、课堂过程管理和教学策略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启示。
本次教学研讨活动准备充分、内容充实、组织有序,教师们讨论热烈、交流深入。通过对学生反馈问题的针对性分析与多角度探讨,课程团队进一步明确了课程改革方向和改进措施。此次活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也为提升《生物检测与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