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党支部共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高质量发展,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科学系党支部于11月12日联合开展了“党建赋能生物技术国家一流专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支部共建联建活动。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妙龄、院长曾长立、副院长李佳楠带领生物技术系党支部全体党员赴武汉大学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进行交流学习。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领导、相关院系负责人及双方党支部成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伊始,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坤副院长对本次共建活动的意义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作为首批重组建设的全国重点实验室,长期深耕种业领域基础性、前沿性研究,而江汉大学在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建设中积累了特色经验,双方以党建为纽带开展合作,既契合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需求,也为 “双一流” 高校与地方院校协同发展搭建了重要平台。
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刘妙龄表示学此次前来学习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宝贵经验,推动我院党建资源与教学科研资源深度融合,为生物技术一流专业建设注入红色动能。
随后,武汉大学曾晖教授详细介绍了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及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党建工作特色。他表示,实验室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粮食安全要靠自己”的殷切嘱托,依托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党建工作优势,通过打造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组建拔尖人才科研团队等举措,产出了一批服务国家种业战略的高水平成果,形成实验室党建工作特色。

在交流研讨环节,江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曾长立对活动成效予以高度评价。他指出,武汉大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学科积淀与平台优势,为江汉大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宝贵借鉴,希望以此次共建为起点,在学生培养方案优化、专业知识图谱构建等方面深化合作,培养更多适配国家战略需求的创新型人才。针对专业建设核心问题,双方展开深入探讨。武汉大学梁允宽教授和高永强教授结合自身研究领域提出建议,认为地方高校可依托区域生态特色,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生物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与科研方向,打造差异化发展优势。此外,武汉大学的专家们还为我院正在修订的2026年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为建立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共赢关系,武汉大学植物科学系党支部书记高永强与江汉大学生物技术系党支部书记王莹共同签署党支部共建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在党建品牌共创、科研项目协同、学生联合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从简单的“物理结合”迈向深度的“化学反应”,最终实现双向奔赴。

最后,参会党员同志参观了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培养间与平台实验室。在实验人员引导下,大家实地察看了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基因编辑技术平台等设施,详细了解高产杂交稻品种的培育流程,深切感受科研工作者践行“禾下乘凉梦”的责任担当。

此次支部共建活动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校际党建与专业建设协同发展的新桥梁。未来,双方将以共建协议为遵循,充分释放党建聚合效应,为生物技术领域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