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指尖触碰到泥土的温润,当幼苗在新壤中扎下深根,校园的花坛间正上演着一场劳动教育与生态文明的生动对话。近期,生命科学学院、后勤集团、江汉大学园艺学协会联合开展的校园植物移植专项活动,既是一次校园景观的焕新行动,更是学院深耕劳动教育、践行“五育并举”理念的鲜活实践。

活动现场,青春身影与草木绿意相映成趣。18名志愿者在园艺师傅和学院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协作,有的轻托植株护住完整土球,有的依据植物生长特性校准土坑深度,有的手持小铲分层填土压实,每一个动作都透着科学严谨的专业态度。这场景让人想起学院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里,学子们挖红薯、种蘑菇时的专注神情,无论是花坛移植还是田间耕耘,都彰显着生科学子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扎实成效。
“原来保护根系土球是移栽成活的关键,这和课堂上学的植物学知识完全对应上了!”“亲手种下金盏菊,突然懂了‘守护一方绿’不是一句口号。”劳动的汗水中,学子们的感悟不断升华。这种“劳中增智”的体验,正是学院劳动教育的核心追求——从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的农耕体验,到校园景观维护的志愿服务,再到校运会方阵中农耕文化的创意展演,学院已构建起多层次、全场景的劳动教育体系。


花坛里的幼苗正在扎根生长,劳动教育的种子也在学子心中悄然萌芽。这场植物移植活动,恰是学院劳动教育常态化实践的一个缩影。未来,学院将继续以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为依托,打造更多“专业+劳动”的特色实践场景,让青年学子在耕耘中感悟成长,在奉献中体会价值,让劳动之美在校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
